內容簡介
理查.史特勞斯的《莎樂美》不僅是一個頹廢題材在保守歌劇舞台上的轉世再生,亦奠定了作曲家個人在音樂劇場的歷史地位,更是第一部德語文學歌劇。
十九世紀中葉至廿世紀初,文學界、繪畫界的各式「莎樂美」作品彼此互文,於王爾德(Oscar Wilde)的《莎樂美》(Salome)達到高峰。在作者本人的整體創作裡,這一部並不可稱為傑出的戲劇作品,幸運地為理查.史特勞斯(Richard Strauss)相中,他所完成的歌劇作品,讓「莎樂美」這個題材聲名遠播,也連帶地讓「莎樂美」題材本身以及所衍生的各種各樣作品,一而再、再而三地被注意、被欣賞、被研究。
因之,歌劇《莎樂美》不僅是一個先知因女孩的舞蹈而喪命的血腥故事,而是一個蘊含了豐富的歷史及藝文背景的歌劇作品。經由它,可以看到,今日歐洲引以為傲的優質文化與藝術成就,非一朝一夕,而是經年累月、一點一滴堆疊出來的;這亦是編著此書時的核心思考。由此出發,決定邀請國人撰文,在國內當代的文化基礎上,將「莎樂美」呈現在國人眼前。
目錄
前言
本書使用之聖經天主教與基督教中譯名對照表,洪力行製
選自〈馬爾谷福音〉
選自〈瑪竇福音〉
劇情大意,羅基敏
王爾德的《莎樂美》— 披上文學外衣的聖經故事,鄭印君
攀附在聖經之上:歐洲視覺藝術中的莎樂美千禧變相,羊文漪
彩繪與文寫:自莫侯、左拉與虞士曼的《莎樂美》談起,李明明
奧斯卡.王爾德《莎樂美》法中對照,洪力行譯
王爾德形塑「莎樂美」,羅基敏
邊緣人與邊陲領域:比亞茲萊與他的插畫《莎樂美》 ,吳宇棠
「莎樂美」在中國:廿世紀初中國新文學中的唯美主義,盛鎧
《莎樂美》歌劇劇本德中對照,羅基敏譯
選自理查.史特勞斯使用之拉荷蔓《莎樂美》德譯工作本
譜出文學的聲音:理查.史特勞斯的《莎樂美》,羅基敏
王爾德與史特勞斯的《莎樂美》— 世紀末交響文學歌劇誕生的條件,梅樂亙(Jurgen Maehder)著,羅基敏譯
理查.史特勞斯《莎樂美》研究資料選粹,梅樂亙(Jurgen Maehder)輯
重要譯名對照表,洪力行、黃于真製